
近日,,我院積極開展“服務企業(yè)”大行動踐行群眾路線,,應港珠澳大橋建設施工單位的委托,,赴廣東珠海服務國家重大項目港珠澳大橋工程建設開展大型起重設備檢驗和技術服務工作,。
(港珠澳大橋設計效果圖)
(350噸履帶式起重機檢驗現(xiàn)場)
據(jù)悉,,港珠澳大橋是一座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大型跨海通道,,2009開工建設,,預期于2015至2016年完成,,大橋總投資超700億元,全長為49.968公里,,主體工程“海中橋隧”長35.578公里,,是中國建設史上里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項目,。大橋落成后,,將會是世界上最長的六線行車沉管隧道,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及世界上跨海距離最長的橋隧組合公路,。港珠澳大橋將連起世界最具活力經濟區(qū),,將使港珠澳形成“三小時生活圈”,縮減穿越三地時間,,對香港,、澳門、珠海三地經濟社會一體化意義深遠,。
我院對服務國家重大項目港珠澳大橋工程建設高度重視,,尤其是此次檢驗時間緊、設備檢驗技術含量高,、難度大,,又恰逢臺風“飛燕”在我國南海成型,將對現(xiàn)場檢測造成很大影響,。為了順利完成此次重大檢驗任務,,我院迅速組織資深技術人員和專家,認真研究,、制定科學的檢驗方案,,連夜趕赴珠海市提前做好現(xiàn)場檢驗的充分準備工作,在保障檢驗現(xiàn)場人身和設備安全的基礎上,,全力以赴,、攻堅克難,有條不紊地實施檢驗,,最終趕在“飛燕”臺風來臨之前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檢驗任務,,得到了企業(y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好評。
下一步我院將以此次檢測作為提升全院綜合實力,、打響廣西特檢品牌,、拓展國內市場的重要契機,發(fā)揮特檢院高精尖設備和高端人才的技術優(yōu)勢,,加強與項目方的溝通和交流,,針對港珠澳大橋全長約22.9km主體橋梁鋼結構部分和鋼索部件長期處于潮濕環(huán)境下容易生銹、在交變重載負荷下工作容易產生疲勞裂紋等工作狀況,,采用國際上最為先進,、前沿的超聲導波檢測技術、聲發(fā)射(AE)實時在線監(jiān)測技術,、相控陣系統(tǒng)以及基于數(shù)字圖像的結構動態(tài)位移及振動監(jiān)測技術對大橋的鋼體結構開展復雜鋼結構缺陷的監(jiān)測,,對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混凝土橋梁部分的可見、不可見裂紋及腐蝕情況采用SHM基于傳感技術的橋梁,、隧道健康安全及診斷技術進行實時動態(tài)健康安全監(jiān)測,進一步擴大服務范圍,,提升服務質量,,及時發(fā)現(xiàn)安全隱患,防患于未然,,為確保國家重大項目的質量安全發(fā)揮我院應盡的義務,。
(通訊員:張志斌;編輯:金奕岑,;審核:葉海波)